愛寵學院
關于炎癥,你需要了解的事!
日常生活中,當你出現感冒、咳嗽、過敏等癥狀時,消炎藥常常成為緩解這些癥狀的有效方式,因為身體有炎癥是這些疾病的共同特點。雖然炎癥與消炎藥耳熟能詳,但它到底是什么,哪些藥是消炎藥,與抗生素有啥關系,常常讓人很是迷惑!
1、何為炎癥?
炎癥,即我們日常生活中常提到的發炎,是指機體對外界有害刺激或損傷(如病原體、受損細胞或刺激物)做出的一種防御反應。炎癥的常見臨床癥狀包括發熱、疼痛、發紅、腫脹以及功能喪失等局部反應,嚴重時將會出現發熱、白細胞增多等全身反應。炎癥反應是機體自身的一種先天免疫機制,能夠有效的保護機體免受外界刺激的傷害。炎癥的存在也會傷害身體,炎癥的炎癥反應會引發細胞功能紊亂,導致人體生病。
2、炎癥產生的原因
任何可以引起機體組織損傷的因素均可引起炎癥,常將這些因素稱為致炎因子。
(1)生物性因子(最常見)
細菌、病毒、立克次體、支原體、真菌、螺旋體和寄生蟲等微生物為炎癥最常見的原因。細菌產生的外毒素和內毒素可以直接損傷組織;病毒在被感染的細胞內復制導致細胞壞死;某些具有抗原性的病原體感染后通過誘發的免疫反應而損傷組織,如寄生蟲感染和結核。
注意:由生物性因子引起的炎癥又稱為感染。炎癥與感染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感染屬于是炎癥中的一種表現,但炎癥并不等于感染。除了感染,炎癥中還包括許多非感染因素引起的發炎癥狀。
(2)物理性因子及化學性因子
物理性因子:高溫、低溫、放射性物質及紫外線和機械損傷;
化學性因子:強酸、強堿及毒物等外源性化學物質;機體自身的壞死組織、血栓及在某些病理條件下堆積于體內的代謝產物如尿素等內源性化學物質;
(3)異物
通過各種途徑進入人體的異物,如各種金屬、木材碎屑、塵埃顆粒、及手術縫線等,由于其抗原性不同,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炎癥反應。
(4)變態反應
當機體免疫系統異常時,因免疫過?;蛘卟磺‘斣斐山M織損傷而引起炎癥,如過敏性疾病,蕁麻疹、腎小球腎炎等。
3、炎癥分類
根據疾病進程時間長短,將炎癥反應分為急性炎癥與慢性炎癥。
(1)急性炎癥
急性炎癥常由細菌性病原體、損傷組織引起,起病急驟,持續時間短,僅幾天到一個月,以滲出病變為其特征,炎癥細胞浸潤以粒細胞(中性粒細胞、嗜堿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為主。急性炎癥疾病進程主要為炎癥消退、膿腫形成或轉化為慢性炎癥。
(2)慢性炎癥
慢性炎癥常由病毒感染,持續性異物,自身免疫反應等引起,持續時間較長,常數月到數年,常以增生病變為主,其炎癥細胞浸潤則以巨噬細胞、淋巴細胞、成纖維細胞為主。長期的慢性炎癥將導致組織破壞、纖維化以及壞死。
4、炎癥治療
對于炎癥治療,目前常見的藥物治療包括抗炎藥與抗菌藥。抗炎藥是指能夠有效緩解炎癥反應的治療藥物,根據藥物化學結構的不同分為非甾體類抗炎藥和甾體類抗炎藥。
(1)非甾體類抗炎藥,常用的抗炎類藥物,阿司匹林、布洛芬、雙氯芬酸、氟尼辛葡甲胺等藥物均屬于此類,通過抑制炎癥反應過程實現抗炎作用;
(2)甾體類抗炎藥,即日常中常說的糖皮質激素,有潑尼松、甲強龍、地塞米松等藥物。此類藥物能有效的抑制炎癥反應,但因強大的作用,會引起一些嚴重的副作用;
(3)抗菌藥,是指對細菌、真菌等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殺滅作用的物質,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成抗菌藥物,如頭孢菌素類抗生素。
5、抗炎藥與抗菌藥,傻傻分不清
抗炎藥主要針對的是非感染性炎癥(無菌性炎癥),通過抑制機體的炎癥反應而起抗炎作用。如感冒、手術外傷、關節炎等,采用合理的抗炎藥即可;
抗菌藥針對的是感染性炎癥,通過殺滅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從而減輕感染性炎癥。除采用對癥的抗菌治療外,同時需要采用合理的抗炎藥進行治療防止疾病的進一步進展,減少后續的嚴重繼發癥狀。日常生活中,常常將抗炎藥與抗菌藥相混淆,造成抗菌藥的濫用。分清病因并針對性用藥對于炎癥反應的治療至關重要。